随着经济的发展,巨大的农村金融市场逐渐步入大众视线,地方金融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农村金融如何突破现有僵化格局,使更多富裕资金流入农村,尤其是偏远西部地区的农村,助力广大农村经济的发展,成为当前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
农村家庭金融知识水平缺乏
《报告》指出,2013年农村家庭仅有41.1%的家庭有活期存款账户,与2011年相比,并没有太大变化,有定期存款的家庭占比更低,仅为12%,且比2011年下降了1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农村家庭有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的占比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收入差距明显。
存款少,农村家庭没有多余的资金参与金融市场。就参与率最高的股票市场而言,2013年,农村家庭仅有0.4%的家庭参与了股票市场。
农村金融市场的不发达直接导致了农村家庭更多只能选择民间借贷进行融资。2013年,有近50%的农村家庭参与民间借贷,这一比例与2011年相当,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约7个百分点。
家庭信贷需求体现了家庭的融资需要,就农村地区家庭而言,农业生产信贷及工商业信贷需求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购房信贷需求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区域分布来看,中西部的农业生产信贷需求指数为59,工商业生产信贷需求指数为80,而东部地区农业及工商业生产信贷需求相对较低,分别为55、72,这也体现出中西部家庭从事农业与创业活动时更迫切需要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农村家庭农业生产信贷可得性仅为9.5%,亟待改善。“与信贷可得性不同,我们还计算了信贷满足度,即家庭信贷需求规模被满足的程度。”
从整体来看,我国家庭的金融知识水平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金融知识指数为42,而美国及荷兰这一指数接近80。从区域差异来看,我国东中西呈递减的趋势。农村家庭金融知识水平异常缺乏,仅为30,低于城市家庭的51,金融知识匮乏或许是农村家庭金融市场参与率低的原因之一。教育水平是决定家庭金融知识水平的重要原因,尤其是经济金融课程的学习对提高家庭金融知识水平帮助非常大。即使是农村家庭,如果上过经济金融课程,则其家庭金融知识水平甚至会高于城市家庭,高达60。因此,对农村家庭进行教育培训,特别是经济金融知识的培训是未来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基础。
民间资本市场活跃
正规金融市场不发达是民间金融滋生的土壤。从各省的情况来看,上海市有民间借入的家庭占比最低,仅为4%;天津市与北京市次低,只有10%的家庭有民间借入款;参与民间借入的家庭占比最高的是青海省,高达51%。从城乡结构来看,农村地区家庭有民间借款的比例显著高于城市地区家庭。从区域分布来看,中西部地区家庭有民间借款的比例约为30%,而东部地区这一比例仅为14%。与2011年相比,城市地区家庭参与民间借入的比例下降了2个百分点,而农村变化不大。虽然民间金融市场有一定发展,但与正规金融市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从家庭负债余额来看,银行贷款在各种项目负债中均高于民间借款,其中以购房借款的差距最为明显,全国家庭购房负债中银行贷款余额为38468元,而与此对应的民间借款余额仅为10738元。民间金融满足家庭融资需要的能力有限。
“家庭从民间借入资金的用途是什么呢?”甘犁教授指出,目前我国家庭民间借款主要用于购房,其次是工商业经营。因此,目前民间金融的发展策略应主要针对家庭的这两大需求,谁能优先满足家庭的这两大需求,谁就能取得民间资本市场的至高地。民间借款的利率要比正规金融借款的利率高很多。从民间借款的利率来看,2013年的民间借款利率高达17%,比2011年上升了8个百分点。从借款的用途看,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借款,民间借款利率均高于10%。高利率意味着高风险,我国民间金融市场面临巨大的挑战。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副主
高净值家庭平均受教育程度也明显高于普通家庭,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高净值家庭占到23.1%,而普通家庭仅为5.9%。数据同时显示,高净值家庭年轻化趋势明显,44周岁及以下的高净值家庭达到42.7%。报告称,高净值家庭的非金融资产在家庭总资产中占据94.2%,金融资产的比重只有5.8%,相比之下,普通家庭的金融资产在家庭总资产中的比重就略高,为11.5%。普通家庭的非金融资产以房产为主,房产在非金融资产的比例达到76.6%,而高净值家庭的房产在非金融资产中的比例为44.6%。
高净值家庭的金融资产中,风险资产的比重为41.5%,而普通家庭这一比重仅为18.2%,这说明高净值家庭更偏好风险。高净值家庭中有1.1%的家庭会把钱借给民间金融组织且数额巨大,平均借出款达到67万元;而普通家庭更乐于把钱借给亲戚、朋友,平均借出款数额均在10万元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