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核准工农中建交招行实施资本管理高级方法
巴塞尔资本协议Ⅱ和巴塞尔资本协议Ⅲ在中国全面落地。
自
此前,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就发布消息称成为首批获准实施资本管理高级方法的商业银行。银监会表示,为建成第一支柱资本计量高级方法体系,六家银行历时十年左右,经过规划设计、开发建设、应用完善,不断优化。
银监会此轮核准的具体范围为第一支柱信用风险初级内部评级法、部分风险类别的市场风险内部模型法、操作风险标准法。核准实施后,六家银行将按照高级方法的要求计算风险加权资产和资本充足率。
一位股份制银行专业人士对《第一财经(微博)日报》记者分析称,实施资本管理高级方法,对银行的影响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精细化资本管理将减少银行不合理的资本占用;其次是可以提高资本的盈利能力,一定程度上可以为银行资本充足率减压;再次是风险管理体系也将细化,风险敏感度增加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干了再算”转向“算了再干”
资本管理高级方法是商业银行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要求,选择使用内部模型来计量风险和监管资本的方法,申请高级方法的银行需要在体制机制、计量模型、数据IT等各方面满足条件。
“实施高级方法后,要求银行由‘干了再算’向‘算了再干’转变,将资本约束贯穿于整个管理流程,实现资本管理与信贷管理的有机结合。”银监会称。
一位银行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目前不少银行早已意识到资本节约的重要性,然而由于系统模型指标的粗放化,难以监控到每项业务对应的资本消耗,也难以对资本是否合理利用进行详细监控,这就使得银行使用资本带有盲目性。
“巴塞尔协议的规定,其核心就是要求对风险资产进行细分,不同的风险资产其风险加权系数不一样。高级方法,可以监控到每笔业务对应的资本消耗,从而使得资本的使用做到‘有的放矢’。”上述股份制银行专业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本报记者了解到,大部分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系统已经实现与核心系统、业务系统对接,每笔资产业务的信息和缓释情况可实时传输至资本管理系统,自动计算加权风险资产,日终可生成相关资本报表,方便管理部门及时了解资本使用情况。
银监会也要求,实施高级方法后,银行需要在集团层面进行资本计量和分配,这将促进银行并表管理和加强资本规划。同时,对资本的计量更准确,可以让银行根据资本充足状况进行合理的资本配置,从而调整资产组合,提高资本使用效率。
上述股份制银行专业人士分析称,在一定程度上,这将提高资本的盈利能力。例如,面对同样会带来100万元收益的业务,银行会选择风险加权系数低的来做,这样就可以少提拨备,释放出的拨备可以算到银行的盈利当中。
“银行客户结构、产品定价等方面都会有所改变。”该人士表示,资本管理高级方法的推行,下一步可能将一些中型股份制银行纳入,主要看技术和管理是否成熟。而小的商业银行包括城商行等,由于IT建设投入成本过高,可能短时间内难以推行资本管理高级方法。
“减压”资本补充率
近两年,银行扩张速度已经有所放缓,加上不良贷款的逐渐暴露,银行面临更为迫切的资本补充压力。
此前多年资本高消耗业务的快速扩张,已经让银行承受巨大的资本补充压力。银行资本监管要求提高,加上利率市场化压缩利润空间,促使银行內源补充资本能力降低,银行依赖资本高消耗扩张的路子也亟须改变。
中行此次资本充足率已是根据《资本办法》计量,按照新的监管计量方法,银行资本充足率等会出现普遍下降,为达标带来了困扰。
中金公司此前分析,随着资本管理高级方法的实施以及优先股试点落地,银行的资本监管全面进入放松周期。“新资本协议实施获批后,中行资本充足率将进一步提升。”中行曾表示。
但对于银行资本监管是否全面进入“放松周期”,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微博)并不完全认同,他认为资本管理高级方法并不是“变戏法”,会帮助银行放松资本压力,但是会给银行资本管理带来弹性。
“实施高级方法的目的是提高银行风险管理水平,让银行通过内部模型这个统一的‘尺子’去量化风险,使银行风险管理更加系统化、一致化、精细化。”银监会表示,从而可以推动银行业风险管理从定性为主转变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并将风险计量结果深入应用于贷款审批、定价、绩效考核等日常经营管理,从而推进银行转变发展模式。
此外,资本管理高级方也为监管者提供了有力的监管工具箱,从定性监管转为定性定量相结合监管,从不良率等事后监管指标向评级分布、违约率等事先监管指标转变,从监管资本充足率的结果向计算过程转变,有效提高监管的前瞻性、客观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