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制造业起家的中国民营资本大省浙江,此番再次启动辖区金融业的发展规划。
7月1日晚间,浙江省政府网站发布名为《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金融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下称《通知》),公布了至2020年的金融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提升区域内金融产业发展,并要求各级政府机构做好相应部署。
本次规划浙江从“大金融”格局构设,将分阶段至2020年实现两大总体目标:金融业总收入1.6万亿,占GDP总量的9%,甚至到10%。
大金融格局
近年来,最初以制造业积累资本的浙江,契合浙江财富,全省金融系统围绕建设“金融强省”的总体目标,打造“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和“民间财富管理中心”,金融产业已经具备本土特色。
浙江素以民间金融发达著名,而此次官方打造新金融体系,依然坚持“小微化、普惠化”的发展定位,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新型农村金融互助组织、民间融资管理创新机构等准金融、类金融的“草根金融”业态,深入实施普惠金融工程。
在浙江政府本次发布的规划里,新金融体系的打造,官方的主要任务与战略举措主要锁定在以下几个战略层面。
构建五大金融产业、四大金融平台、三大区域金融布局的“大金融”产业格局,加快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业务创新,进一步推进金融产业实力强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强的“金融强省”建设。
打造具有特色优势的五大金融产业。根据规划,政府欲在发挥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三大金融产业的主力作用,发展壮大浙商总部金融、私募金融、互联网金融、草根金融产业,构建具有浙江特色的金融产业体系。
而且,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模式,引入社会资本成立专业的开发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政府将进一步加强配套政策支持,建立“主导产业+基金”的创业创新机制,引进、入驻一批国内外高端金融研发和管理团队,促进高端要素集聚,形成专业性功能型金融集聚地。
目前,浙江金融业规模增长迅速。2014年,全省实现金融业增加值2934亿元,已成为服务业的支柱产业。规模以上金融业营业收入超过9000亿元。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999亿元,位居全国第五。
杭州的新定位
浙江省此次金融发展规划,按照“一区域一特色”的金融产业空间布局思路进行,着力打造两大金融核心区域、若干金融特色城市、一批金融特色小镇等三个层面的“大金融”产业构架,形成多层次金融产业空间支撑体系。
其两大金融核心区域,落点在杭州和宁波。在规划中,杭州既是四大金融平台之一,又是区域金融特色城市。阿里、恒生电子等金融企业,也为杭州发展金融特色提供了一大优势。
到2020年,杭州、宁波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达到12%、8%以上,成为全省金融业两大核心增长极。
浙江省规划支持杭州、宁波、温州等有条件的地区发展金融控股公司。引进央企金融业务板块,吸引平安、复星等金融控股平台到浙江省开设机构和业务布局。支持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发展产业金融控股集团,实现产融结合。到2020年,力争省金融控股公司资产规模超过1000亿元。
在创新发展互联网金融方面,浙江省拟重点发展第三方支付、P2P、众筹、网络理财、网络小贷等业态,充分发挥互联网金融在改善信息不对称、提升资金配置效率和服务质量方面的作用,使互联网金融成为规范引导民间金融、发展普惠金融的重要力量。计划到2020年,培育具有全国影响力和引领带动作用的互联网金融企业10家以上,打造“全国互联网金融创新中心”。
同时,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模式,引入社会资本成立专业的开发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加强政府配套政策支持,建立“主导产业+基金”的创业创新机制,引进、入驻一批国内外高端金融研发和管理团队,促进高端要素集聚,形成专业性功能型金融集聚地。到2020年,培育4个投资规模超千亿级,6个投资规模超百亿级的金融特色小镇。
重点打造杭州上城玉皇山南基金小镇、杭州余杭梦想小镇、宁波梅山海洋金融小镇、嘉兴南湖基金小镇、义乌丝路金融小镇等金融主业突出、特色鲜明、具备一定行业影响力的示范型金融特色小镇。
浙江时下的金融产业发展态势,不亚于当年制造业迅猛增长的势头。
以金融要素市场发展为例。区域性交易市场体系搭建了涵盖股权、产权、金融资产、大宗商品等各类品种的交易平台体系,满足企业挂牌、股份流转、债券融资、金融资产转让等多方面需求。